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为0
10月10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市场供求平衡。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什么是远期售汇业务?
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这会影响即期汇率,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这种顺周期行为易演变成“羊群效应”。
创立于2015年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可以对冲这种顺周期波动,达到逆周期调节的作用。该工具至今已经历过多轮调整使用。
2015年“8·11”汇改之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人民银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自当年10月15日起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
时至2017年9月8日,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人民银行及时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到了2018年8月,受贸易 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人民银行决定8月6日起再次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央行此举释放什么信号?
央行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最近人民币汇率升值太猛了。
中信证券FICC首席分析师明明下调远期售汇业务风险准备金说明央行不追求人民币趋势升值
中信证券FICC首席分析师明明指出,这说明央行不追求趋势升值,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仍然是主要目标。八月份以来受美元总体弱势,包括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持续走弱,人民币最近一两个月累计升值的幅度比较大。
考虑到我们现在货币政策的汇率目标仍然是保持人民币合理均衡,那么在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比较大的时候,有必要进行周期调节。所以,通过下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准备金,可以进一步平衡外汇市场的供需,从而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位置上保持稳定。
谢亚轩:央行下调远期售汇业务风险准备金是希望市场发挥调节作用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央行下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的目的,肯定是降低企业和个人远期售汇业务的成本,增加企业远期购汇的积极性。因为此前央行启动远期售汇业务的风险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投机性的远期购汇啊,减少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冲击。
现在因为外市场供求平衡,而且我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快速上升有一些脱离基本面的成分,有情绪化的成分。央行这个时候肯定是希望市场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其次,要想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呢,那就要尽可能减少对市场外围市场供求双方的政策性的限制。那么远期购汇的风险准备金,可以说是对远期购汇行为,或者叫市场外汇市场的需求方的一种限制,现在央行把风险准备金率调到零,就相当于可以让远期购汇的行为放开手脚,使得外汇市场的供求双方更为公平。
央行这么做的目的,大前提肯定还是希望发挥市场主体的这个作用,让市场真正发挥调节作用,发挥价格发现的作用,央行灵活地根据形式利用这种逆周期,宏观审慎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平抑市场波动,减少市场的非理性行为。第三,这种价格工具的使用,是可圈可点,因为它比较灵活,可以让央行根据形式来进行判断,另外价格工具使大家都可以公平地接受价格的调整,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值得肯定的做法。
一位国有大行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央行)现在调整不再征收准备金,直接将远期购汇的价格下调几百点,企业这类业务的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人民币刚刚升破6.7
回顾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表现,波动加大、弹性增强、对美元汇率升值明显是其主要特征。
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强势补涨近1100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延续假期强势。截至10月10日发稿,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升破6.70关口,创下去年4月以来新高。
今年第三季度,在岸人民币升幅达3.8%,实现了自2008年初以来的最大季度涨幅,同期离岸人民币涨幅逾4%。人民币在三季度的表现,超过了包括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传统避险货币在内的G10货币。
再向前回溯,自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涨势凌厉,目前涨幅已逾6%。
不过,10月9日的强势行情依然有超出预期的部分。当天不仅在岸汇率出现补涨,离岸汇率也延续强势上涨行情,一度升破6.7关口,刷新去年4月以来的高点。
我们拿离岸人民币汇率算起,从7.19干到6.69。简单测算一下,一个居民假如换汇10万美元,需要71.9万人民币,到了今天最低只要66.9万,相差超5万人民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