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医生、护士、普通民众、社区人员、警察、海关人员等组成一道坚实的抗疫屏障,每个人都是“战士”;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保障全民基本医疗需求,也缩短了筛查和检测时间,每一处都是“堡垒”。面对疫情,科学技术成为最有力的武器。上海以“互联网+”、人工智能(AI)为抓手,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提供精细化解决方案,有效助力社区疫情排查、流行病调查、流动人口管理等,极大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未来,这些新技术还将不断精准对接人民健康之需,与监管部门、技术平台一道,探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更深层次的变革。
有的放矢,“AI+医疗”成实战尖兵
上海正在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长期的人工智能技术积累在筑牢“防控安全网”中厚积薄发,一批企业主动发力,站上防疫一线。
上海联影量身打造了业内首款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天眼CT,患者不需要医护人员协助,设备就可智能识别全身位置信息,实现智能定位和摆位,精准定位肺炎病变。
上海依图科技推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进行快速诊断及疗效智能分析,并在上海市公卫中心上线。据了解,这套系统只需两三秒就能完成定量分析,而如果用传统软件手工勾画CT影像,进行量化评估,往往需要耗时两三个小时。
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表示,医院是新发传染病的首诊机构和全程参与救援的单位,其应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突发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成败。在率队援鄂期间,他真切感受到新技术对疫情防控起到的重要作用。据他回忆,在武汉时,两种机器人出工出力,一种是应用5G技术实现远程会诊的机器人,另一种是消毒机器人设备。
技术赋能,目标致远。胡伟国表示,应健全医疗机构重大疫情应急响应体系,并提出“三步走”路径:增强新发传染病的询证和预警研究、合理规划前瞻性的医院就诊布局、完善应急医疗资源配置储备保障等。
闯进“赛道”,社区卫生中心也有大梦想
去年4月,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线,借势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区域平台“健康静安”微信公号、“静安家庭医生”App,建成全国首家实体社区互联网医院。
社区患者中绝大多数是慢性病患者,学会用手机看病配药后,可随时与家庭医生取得联系。在网线的另一端,通过社区测量点的心电图远程传输设备,医生在诊室就能实时看到患者现况,再给出诊断,发送回测量点。这一来一回,大大缩短了就诊时间。
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更智慧”医院,是当下的民心所盼。接下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力“智慧医院”建设将寻求更多可能。针对慢性病居民的家庭饮食,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算和第三方合作研发智能厨房管理设备,计算每日油盐摄入量,并同步传输到互联网终端,为家庭医生的健康干预提供有效依据。
根据最新统计,上海已有50多家医疗机构开设互联网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诊前在线咨询+线下就诊+网上复诊+诊后在线随访”的全程服务,未来大有可为。市政协委员张宏伟表示,应注重顶层设计,构建智慧互联网医院数据大平台。具体做法是,通过统一标准规范和安全运维,推进以数据中心、AI算力中心为核心的市级、区域、社区层面平台建设,出台互联互通和检验检查互认机制,为惠民便医提供精准帮助。
同时,明确各级功能定位,形成三个层面云端有序分级诊疗、线上线下一体化高效率的医联体新模式。具体来说,三级医院聚焦罕见病、疑难重症,做好本地,面向全国,重点支撑医疗资源稀缺地区;二级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提供慢病复诊、疾病咨询、双向转诊、康复指导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端服务驿站,则以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慢病管理、慢病处方、基本公共卫生和免疫规划等为主。
前瞻布局,构筑更完善公卫体系
“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于去年4月发布,对公共卫生的应急指挥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社会治理体系提出新的要求。结合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大疾控”体系逐渐成型。在上海两会上,市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公共卫生建设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粟莹、张安胜、冷培恩、吴瑛等20余位市政协委员联名递交的提案中指出,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早期风险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迫切需要发挥多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建立线上线下多源数据融合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监控与预警机制,构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早发现早预警的新格局。
构筑“网底”,也是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重要抓手。沈钦华委员提出,应强化区域医疗中心的综合能力,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疾病问诊细化、科室细分、专科专用、同类疾病综合归类问诊等方式,增强接诊能力,为不同患者提供便捷、快速的就医体验;二是引入健康云平台、数字化智慧手术室等软硬件设施,实现智能化数字医疗,提高手术急诊、诊断疑难杂症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