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奋力谱写有机旱作农业新篇章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征程

2022-10-08 09:21:05

国庆期间,寿阳县迎来了一批批观赏丰收景象的游客,大家采摘新鲜蔬果,品尝农家饭食,拍摄丰收美景,纷纷为寿阳县硕果累累的旱作农业点赞。

寿阳县坚决扛起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责任使命,粮食生产创历年新高,玉米播种面积全市第一、产量在“吨粮田”的基础上再上台阶,“特”“优”农业走出新路,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成为主流。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寿阳农业“一马当先”。

“准施策”稳住“基本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寿阳县严格实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今年,首次以县委名义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表彰星级党组织,树立“常村范式”,以农村基层党建进步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组织专业力量投入灾后生产,抢农时补种改种,尽量减少农民灾害损失;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非粮化”,交出了稳粮保供的优秀答卷。

——好政策精准发力,农民种粮底气更足。

“天帮忙,人努力。今年的玉米大丰收!”温家庄乡富家沟村种植大户朱全明说,“好政策为咱种粮人增实惠!从百十亩到上千亩,种粮规模越来越大,如今田里长的都是‘订单粮’!”

为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寿阳县不折不扣地对粮食种植进行补贴、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予以奖励,实施农业险补贴,多措并举,推动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

——“靠天田”提质增效,粮食安全根基更稳。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农机放开跑,耕种不再愁”。寿阳县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种了1.7万亩玉米,负责人贾永珍说,靠着各级农机补贴,他们先后购进了收割机、播种机、无人机等设备,玉米生产完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今年将大面积推广机收无人驾驶技术。

“打破原来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地垄,统一规划布局,使小田变大田,既方便机械化种植,又扩大了耕种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庞广生介绍,在去年上级财政投资36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全县又投资225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年内吸引社会资本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将达到3.4万亩。

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升耕地地力、动员托管主体平田整地等多种办法,寿阳县近年有51万亩农田提升为丰收田。

——玉米大豆手牵手,“一田双收”效益高。

“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燕州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张秀军信心满满。

今年,寿阳县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全县重点推进的农业项目,突出“三片四区示范”产业布局,以平头、南燕竹、景尚、西洛4个乡镇为核心区,以“交控绿化—燕州农业—惠民农业—鑫丰禾”为示范主体,全力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万亩,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好品种配套好技术,玉米迈向高产稳产。

“净玉米平均亩产1005.9公斤!”景尚乡大地智农数字农业园区,专家组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高产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

“玉米产量估计能达到1800斤,套种大豆的产量在150斤左右,一亩地的收益可以超3000元。”项目负责人陈宇君对收成比较满意。

秸秆还田、合理密植、适时播种、绿色防控、节水灌排等一系列新技术落实落地,寿阳县玉米又迎来一个丰收年。据统计,全县秋粮播种面积82.09万亩,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粮食产量预计达到40.7万吨。农业一产增加值全年预计达到18.27亿元,同比增长11%。

“金扁担”挑起“好日子”

农业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推广应用。让农民挑起农业现代化这副“金扁担”,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这是寿阳县“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着力点。

——“产”“研”协同,论文转化“写在田间”。

“博士说产量能提升,我就想着要试试。”景尚乡张韩村的种植大户郭三平说的博士叫孙东宝,是中国农科院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农业专家。

43岁的孙东宝带领技术团队,常年奋战在寿阳的田间地头,进行旱地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玉米高产高效模式,被称为“最接地气的博士”。

建站30年来,专家们共攻克旱作科研课题140余项,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依托观测研究站技术优势,寿阳的玉米单产不断提高,品质不断优化。

——“智”“农”结合,数字农业“崭露头角”。

在景尚乡大地智农数字农业园区,安装有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了用水用肥少、整体效益高、农业污染少、环保指标高。试验田里的无线传感监测设备,时刻关注着农田数据,借助互联网传输、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控制等先进技术,完成农业管理的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和灌溉。

尹灵芝镇丽馨农庄的双层智能温室大棚寥寥几人,在太阳能发电板、传感器、暖风机、空气能、滴箭技术的加持下,刚被唤醒的樱桃树生机勃勃,嫩绿的枝头发出新芽。

“在手机上就可以监测温度、湿度、水肥状况,随时进行调节。”工作人员闫学文说,双层智能温室大棚已实现全自动化管理,自己一个人能管理好几个大棚。

——农机“提档”,现代农业“动力强劲”。

“一喷三防,无人机全面替代人工。播种精量化,保墒无膜化,收割籽粒化,秸秆全还田。”寿阳县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刘玉柱介绍。

寿阳县农机化发展迅速,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以上,走在全省前列。南燕竹村还自主研发改装了谷子系列播种机械、收获机械等,在榆次、忻州、寿阳等地推广应用。

农机联盟被称为“农机界的滴滴打车”。7月9日,下洲村遭遇冰雹灾害,为降低农民的损失,决定补种芥菜。

“我们通过农机联盟平台下单,拖拉机、播种机齐上阵,一周内就完成了补种。又租用了无人机进行施肥,效率大大提高,马上就能收获。”下洲村党支部书记刘文杰说。

“田管家”描绘“新图景”

“土地托管后,我就有‘租金、打工、分红’3份收入。”南燕竹镇宋杜沟村农民宋云莲说,“耕种收销都有人管,挣钱还比过去多!”

今年,寿阳县的土地环节托管达到100%。为降低农户风险,加强精准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寿阳县着力推广农业生产“双层托管”,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再由其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培育龙头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

——联农树品牌。

“跟着‘田管家’,统一育苗、订购农资、生产托管,管护省心省力。”西洛镇常村村民张志萍说。常村以种植玉露香梨而出名,“梨先生”品牌远近闻名。

适度规模经营后,农产品标准化,涌现出一大批优质品牌农产品。“寿阳小米”“寿阳豆腐干”分别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2年,“寿阳荞麦”新申报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在此基础上,大地合彩椒园、神农果蔬园、交控大豆园、中正香梨园、景康设施园等品牌都在周边声名鹊起,寿阳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特优农产品直供链”。

——助农增创收。

“7月的雹灾,导致地里的玉米绝收。”提起今年的收成时,下洲村多数村民深有感触,“正是得益于土地托管,才降低了我们的损失。”

下洲村党支部书记刘文杰说,保护农民利益是托管首要考虑的问题,村里决定,今年受灾土地上所有的芥菜利润全部发给农民。

——带农做示范。

架构“种养加”循环,释放寿阳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优势。佳地万头肉牛养殖园,总投资2.7亿元,托管1400亩耕地用于青贮种植,探索“粮改饲”路径;得天缘绿色循环养殖场,投资1.7亿元,以粪污专业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就近绿色循环、种养结合等技术,为绿色养殖做示范。

村美、民富、产业兴的愿景正在寿川大地变为现实。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强力节拍,寿阳县全力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有机旱作农业新篇章。(苗武军 张润平 郝宇佳)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播种面积 灾后生产 优秀答卷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