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 助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2022-10-27 09:10:32

金秋十月,英德市区滨江公园里草木葱茏,旁边的北江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清晨或傍晚,三三两两的居民陆续而来,在此散步、游玩或欣赏江河风光。

近年来,英德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原则,着力解决一批关乎市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城市环境更清洁、景观更亮丽、城市更宜居。

以点带面▶▷

促街区环境大提升

2022年,英德投入8000万元用于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城市治理常态高效、精准落实。建立城市环境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开展综合整治;制定英德市区重点区域“三线”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着力打造君玉市场示范点,以点带面铺开“三线”整治行动;出台文明城市包联工作方案,每月定期开展包联工作,压实创建责任。

英德市迎春巷是一条标志性步行街,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提供了便利。长期以来,人流车流密集、综合管理不到位等漏洞,导致该步行街出现各种“脏乱差”问题,群众意见多。为此,英德以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对迎春巷及周边乱摆摊点、跨门槛经营、乱设广告牌、乱停乱放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

“没治理前,小吃摊这里一档那里一档,很不规整,地上到处是垃圾,让人没地放脚。”在迎春巷附近居住的林女士说,“现在周末过来这里购物玩耍,路宽敞了、地面干净了,带着小孩来也不用担心磕着碰着了。”

如今的迎春巷干净整洁、视野开阔,产业业态规范合理,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人文景观,昔日“脏街”变“靓街”。

全力改造▶▷

让老旧小区换新颜

安居小区建成年限长、建筑面积大、楼栋数量多、入住户集中,历经岁月磨砺,小区基础配套设施逐渐老化,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英德市以安居小区为试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拓展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空间。经改造后,安居小区焕然一新,如今处处可见文明标语,路面宽敞干净,楼体亮丽整洁。

“虽然这个小区老旧了点,比不上新式小区,但是我们老人家可以在树下悠闲地聊聊天。机动车停放有序、锻炼器材齐全,孩子们也能开心打闹……很满足了!”在小区树下乘凉的黄伯笑着说。

事实上,安居小区只是英德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在城南片区的幸福街、城南电街、城南下街、城南梅花村,城西片区的峰光花园、锦绣园,城北片的海棠花园、凤凰小区等地,随着雨污分流排水改造、“三线”整治、路灯完善、停车位划线、化粪池改造、供水、消防等各种项目的陆续完成,一批在岁月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重焕生机,大大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

暖心共建▶▷

助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2020年2月3日,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冒雨骑着摩托车,带着装有1366元现金的信封来到退役军人事务局求助,希望帮他实现为疫情防控捐款的心愿。这个老人名叫巫瑞孔,曾获评清远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巫瑞孔是一名下岗工人,自己生活并不宽裕,但他希望在关键时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不仅如此,他还时常出现在红色故事讲述现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2014年以来,英德市先后有453人获英德市级好人荣誉称号,176人获清远市级好人荣誉称号,13人获省级荣誉称号,8人获国家级荣誉称号。在选树、宣传和学习先进模范方面,英德坚持严格把关、优中选优原则,广泛宣传先进感人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尚、关爱和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英德全市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帮扶好人、礼遇好人蔚然成风,培育出“好人精神”不断生发的沃土。不仅如此,近年来,英德还不断强机制、建平台,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立足群众需求,做好精准服务,通过全市12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精准提供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18年以来,英德市打造了“圆梦微心愿”“主播小堂”等一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培育了“益路童行”“益行者”等20个“微团队”,推出了“奋进追梦”小镇、“红色激励”小镇和“文明种子”小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实践小镇”。目前,全市共建成1个文明实践中心、5个市级实践点、24个镇级实践所、299个村级实践站、26个实践基地,着力弘扬文明新风,通过各项文明实践活动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焦莹 通讯员黄淑婷)

关键词: 文明建设 会议制度 街区环境 城市治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