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虽不像其他急性疾病,发病后有较高的致死率,但其致残率较高,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痪,比如肢体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及其他并发症,持续终生,严重影响生活。”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临床对慢性脊髓患者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少,现有的治疗手段更多试图帮助患者功能重建。
(资料图)
比如利用支架、干细胞等医学技术对陈旧性脊髓损伤进行治疗;对于脊髓未完全损伤患者,运用脊髓硬外膜电刺激等方法,改善肌张力、疼痛等问题,以进一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对于大小便失禁等患者,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术,以改善病情。
研究表明,脊髓损伤、脑损伤等原发性损伤通常在2天内会发展成为继发性损伤,而继发性损伤是造成患者后遗症的重要因素。
“继发性损伤往往是由早期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早期的预防、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对减轻后遗症非常重要。”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韩小弟教授表示,此前,相关指南共识多推荐激素治疗,但因患者使用后不良反应严重,治疗后期致残率增加,该治疗办法已经逐渐不被临床推荐使用。
为了寻求针对脊髓损伤的更好的药物治疗手段,赵继宗团队将目光放在了石杉碱甲注射液上。该注射液主要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等具有记忆认知功能及情绪行为障碍的患者治疗,在改善记忆功能方面的作用较为确切。
“我们希望通过临床研究,试图发现其是否对运动及其他神经功能具有修复作用。”韩小弟介绍,团队研究的预期目标是,探究石杉碱甲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是否可用于早期预防继发性损伤、减少患者后遗症使用。
随后,研究团队在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的石杉碱甲注射液治疗过程中,通过病理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证实,石杉碱甲注射液对白介素中几种炎性因子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于脑组织损伤面积有明显改善作用,如缩小水肿面积、对急性期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高剂量石杉碱甲注射液对于截瘫小鼠的运动恢复有积极作用。
近日,该研究团队与万邦德制药集团签订石杉碱甲注射液研究的战略合作协议,将更加关注石杉碱甲注射液在功能上是否能为患者带来改善。
据韩小弟介绍,研究团队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调整用药剂量;二是调整用药方式。实验过程中,通过小鼠脊髓的影像学检查,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石杉碱甲注射液对二便情况的影响等。同时,拟对脑损伤是否适用于石杉碱甲注射液的治疗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石杉碱甲注射液对于中枢神经损伤治疗的意义。
当前,随着科学不断深入研究,神经外科脑网络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其能够帮助医生在诊断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不单局限在大脑皮层、脑叶中,还可以从大脑相互联系的网络中进行诊疗。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针对脊髓完全损伤患者,共同研发脑机接口技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赵继宗说,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不仅要做到保护患者脑功能,还需帮助其恢复脑功能。(张思玮)
关键词: